摘要
社会监视指动物对社会环境的认知,以适应环境提高适合度。为了解重层社会组织下滇金丝猴全雄群个体社会监视行为的发生频率及影响因素,于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采用5 min焦点动物全事件记录法收集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响古箐滇金丝猴全雄群8只个体的扫视行为和攻击-屈服行为等数据,比较不同季节和等级组的监视行为发生频率差异。结果表明,滇金丝猴全雄个体扫视行为发生的频率为0.67±0.19次·min-1 (n=8, 0.37-1.01),冬季与夏季扫视行为频率存在差异(Z=7.36, P <0.001),夏季(0.80±0.24,n=8)高于冬季(0.50±0.21, n=8),这与夏季的繁殖交配竞争压力大有关。不同等级组的扫视行为频率有差异(H=62.37, df=2, P <0.001),低等级组(0.85±0.14, n=3)高于中等级组(0.68±0.28, n=2),中等级组高于高等级组(0.49±0.12, n=3),这表明滇金丝猴全雄群个体的扫视行为与等级有关。因此,滇金丝猴全雄群个体的社会监视行为频率受繁殖季节和等级影响,成年雄性通过社会监视可减少受繁殖单元主雄的攻击,青年和青少年雄性的社会监视可减少全雄群内的直接冲突。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