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图像 (DWI)与表观扩散系数 (ADC)图对脑瘤及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及相关的生物物理学机制。方法 :对 5 7例病理或临床证实为脑瘤或瘤样病变的患者进行常规MR检查及EPI SE扩散成像检查。其中胶质瘤 2 5例 ,转移瘤 14例 ,脑膜瘤 11例 ,原始神经外胚层瘤 1例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1例 ,造血系统肿瘤累及脑 1例 ,脑脓肿 2例 ,病毒性脑炎 2例。测定并比较各种类型脑瘤、级别不同胶质瘤、不同组织成分的ADC值。比较DWI、ADC图与增强T1WI,T2 WI鉴别病灶组织成分的能力及差别。结果 :胶质瘤、转移瘤、脑膜瘤的ADC值分别为 ( 1.16± 0 .2 1)、( 0 .97± 0 .2 6 )、( 1.0 9± 0 .2 8)× 10 -9m2 /s,无明显差异 (P =0 .0 6 ;P =0 .4 4 )。脑内炎性病变和粒细胞白血病脑内浸润灶的ADC值比较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 ( 1.2 8± 0 .16 )× 10 -9m2 /s比间变型 ( 1.11± 0 .13)× 10 -9m2 /s和胶质母细胞瘤 ( 0 .82± 0 .13)× 10 -9m2 /s的ADC值高 (P <0 .0 5 )。瘤灶、水肿、坏死等各组织成分ADC值分别为 ( 1.11± 0 .16 )、( 1.6 2± 0 .19)、( 2 .39±0 .18)× 10 -9m2 /s,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DWI可显示未增强星形细胞瘤 ,较增强T1WI及T2 WI敏感。结论 :ADC值对胶质瘤、转移瘤、脑膜瘤无
-
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