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火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来源于五运六气学说,后被引申至阐述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并用来指导临床。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是相火理论集大成者,其理论得到后世广泛认可。基于朱丹溪“相火妄动”理论,从相火生理、病理探讨相火妄动导致消渴病的理论基础,从“气妄”“火甚”“阴伤”3个层次认识相火妄动在消渴病发病及进展中的重要作用,临床可用行散结气、泻火降火与滋阴益气法治疗消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