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比较

作者:燕飞; 金泽鉴; 王永刚; 宋永奇; 宋鹤天; 刘斌; 苗雷
来源: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4(04): 418-421.
DOI:10.16343/j.cnki.issn.2095-512x.2022.04.003

摘要

目的 分析采用直接前侧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和髋关节后侧入路(Moore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差异。方法 前瞻性研究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通辽市医院骨科行THA治疗的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病例入选后,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手术入路不同的两组:DAA入路组、Moore入路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构成、所患基础疾病情况。用t检验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长,秩和检验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髋关节Harri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髋关节评分及Kawamura髋臼影像学评价。结果 DAA组纳入29例、Moore组纳入28例研究对象,两组的年龄、性别构成、罹患基础疾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长DAA组(86±12)min与Moore入路组(90±7)min相近(t=-1.514,P>0.05);术中出血量DAA组100(100,150)mL比Moore组150(100,200)mL更少(Z=-2.465,P <0.05)。术后9个月两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Z=-0.685)、HSS评分(Z=-0.751)及Kawamura髋臼影像学评估(Z=-0.384)均较为接近(P>0.05)。术后随访期间,DAA组未发生人工髋关节脱位,Moore入路组有2例出现人工髋关节后脱位,分别于术后1.5个月、4个月发生,予以牵引复位、保守治疗,随访期间未再发人工髋关节脱位。结论 对于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行THA术的患者,采用DAA入路比采用Moore入路可以有效降低术中出血,DAA入路与Moore入路在手术时长、中期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基本一致。

  • 单位
    通辽市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