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物内债的发行,使粮民成为中央公开发行内债的最大承购者,而四川省是历年承购实物内债最多的省份,因此,实物内债的偿还涉及众多粮民的利益。为解决省县财政问题,四川省县政府利用政治权力操纵四川省参议会,违法挪用了1944年到期粮食库券本息款,损害了粮民的债权,引发了较大规模的索债风波,但粮民债权最终未能切实维护。1944年四川省到期本息谷款的挪用,是国民政府和四川省县政府集体违约、损害信用的表现,最终导致部分索债团成员对国民政府的态度发生了实质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