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西城乡生活饮用水偏硅酸含量调查

作者:许露曦; 王启淳; 韦日荣; 黄江平; 雷宁生; 黎勇; 黄春光; 钟格梅*
来源:中国卫生工程学, 2023, 22(01): 5-12.
DOI:10.19937/j.issn.1671-4199.2023.01.002

摘要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城乡生活饮用水偏硅酸含量分布特征,为今后有目的地开展有关人群健康研究积累基础数据。方法 2020年在广西城乡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的基础上,设立代表性监测采样点,采集1次丰水期水样,采用TU-1810S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水中偏硅酸含量;利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中位数及四分位数进行描述,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对不同水源类型、不同供水类型及不同区域间结果进行比较,率之间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866份水样偏硅酸检出范围为0.15~64.57 mg/L,中位数为10.50 mg/L。农村饮用水中的偏硅酸含量高于城市饮用水(Z=-4.14,P<0.01),地表水与地下水中的偏硅酸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1,P>0.05);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偏硅酸含量分布均以5~14.9 mg/L居多,分别占65.8%和76.4%,但两者间的具体分布不同(χ2=44.40,P<0.01);偏硅酸含量达到15 mg/L以上的城市饮用水比例(6.5%)低于农村饮用水(24.8%)(P<0.01)。地表水偏硅酸含量呈现桂东、桂西最高,由桂南向桂北递减的特点;地下水偏硅酸含量则是桂东>桂中南>桂北>桂西;发现符合天然矿泉水偏硅酸标准的水样70份,占8.1%,基本来自农村饮用水,数量最多的是深井水(24份)。结论 广西生活饮用水中均含有一定水平的偏硅酸元素,可以作为机体生物活性硅的重要来源,但有益健康的膳食硅摄入水平有待进一步研究。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