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通腑降浊法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消化道症状及血清微炎症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20例CRF伴有消化道症状(恶心欲呕、腹胀、便秘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甲氧氯普胺片、双耳耳部刮痧及双耳耳穴压豆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通腑降浊方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3周后的消化道症状评分[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GSRS)中恶心欲呕、腹胀、便秘3种消化道症状评分]及胃肠激素[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肾功能[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微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治疗2、3周后,两组GSRS量表中关于恶心呕吐、腹胀及便秘共3项消化道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性下降(P<0.05),两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组间与时间效应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组内两两时间点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周后,两组血清MOT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两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组间与时间效应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组内两两时间点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SS及VIP水平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组间与时间效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周后,对照组血清BUN、Scr、Cc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BUN、Scr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血清Ccr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提升(P<0.05),其中组内两两时间点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周后,两组血清hs-CRP、IL-6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5),两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组间与时间效应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组内两两时间点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腑降浊法能有效改善CRF患者的消化道症状,纠正胃肠激素水平紊乱,并有效改善肾功能,消除机体微炎症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