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温泉的水化学和成因研究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有重要意义。四川巴塘县茶洛温泉的分布受茶洛—松多断层带的控制,沿北东—南西向的河流两岸出露,附近出露三叠系灰岩、砾岩和燕山期花岗岩。在温泉区出露有近20个泉眼,对其中10个泉眼进行采样测试。受出露点冷水混入的影响,东北部的两个泉眼温度为45~51℃,中西部地区的泉眼温度为77~89℃,部分为沸泉泉眼;各泉眼流量为0.01~1.8L/s;pH值为6.1~8.1,矿化度为0.39~1.06g/L,F-含量为15~22mg/L,偏硅酸含量为69~356mg/L。泉水主要阳离子为Na+、K+和Ca2+,主要阴离子为CO32-、HCO3-、Cl-和SO42-,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氢氧同位素数据表明,研究区地下热水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高程约为4 400~4 800m,补给区年均气温在-10℃左右。利用SiO2温标估算茶洛温泉热储层温度约为150~200℃,热水循环深度约为2 810~3 480m。茶洛温泉为大气降水入渗后在地下深循环过程中被大地热流加热,再沿断层带在河谷涌出地表而形成的温泉。在河流西北岸分布有灰岩,地下水溶蚀形成空洞,来自浅处的冷水和来自深部的热水在空洞中混合并被加热至沸点,导致热水间歇性上升喷出地面,形成间歇喷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