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生态伦理的逻辑起点始于“天人合一”的观念,这种观念率先建构起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之上,儒家从“仁”的观念着手,逐步推己及人、推人及物,走出一条“己、亲、民、物”的道德关怀路线,进而提出“仁民爱物”的朴素生态爱护观。将这一伦理观落实到实践中,便得以形成一种“以时禁发”的行为准则,最终确立一条层层递进的逻辑进路,并成为当今应对生态挑战和建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宝贵思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