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压动态监测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服药时间的指导价值。方法将48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晨起服药、睡前服药或时辰服药组,4周后随机换组,8周后换为剩下一组。分别在调整用药前及治疗后4、8、12周对病人血压进行监测。结果与服药前比较,3组病人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24h平均动脉压均能够显著改善(F=6.378.65,P<0.05)。时辰服药组和晨起服药组病人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动脉压、夜间平均收缩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1.928.63,P<0.05)。晨起服药组和时辰服药组高危时段平均收缩压、高危时段平均舒张压、高危时段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时辰服药组血压控制更优于晨起服药组。与服药前动态血压参数相比,3组均能显著增高病人夜间血压下降率(t=1.987.34,P<0.05),降低24h收缩压负荷、24h舒张压负荷、谷峰比值(t=9.2628.15,P<0.01)。时辰服药组病人谷峰比值、夜间血压下降率与晨起服药或睡前服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2.866.48,P<0.05)。不同服药方式及不同服药时间之间病人剩余药片计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睡前服药、晨起服药和时辰治疗均能显著改善病人血压水平。较睡前服药,时辰服药及晨起服药均能够显著改善病人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动脉压、高危时段的平均收缩压、高危时段的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时辰服药比其他两种方式能更好地控制谷峰比值,提高夜间血压下降率。本研究显示12周内病人依从性与服药方式及服药时间均无关。

  • 单位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