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影像表现,分析其影像特征及病理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CT及MRI表现。根据临床实验室检查将患者分为急性普通型肝炎与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两组,比较两组间影像表现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病毒性肝炎的CT及MRI表现主要包括4种:1肝实质异常强化,表现为动脉期门静脉周围和肝脏边缘小斑片状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肝脏外周对比剂廓清延迟以及"反转"强化;2肝内门静脉周围间隙增宽,即门静脉周围"晕环征"或"轨道征";3胆囊壁增厚水肿;4腹腔积液。肝内门静脉周围间隙增宽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必然出现的异常影像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无关。急性普通型肝炎与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两组患者在胆囊壁增厚水肿出现几率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胆囊受累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腹腔积液出现几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病毒性肝炎具有特定的异常影像表现,部分影像表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病情严重程度。CT及MRI检查对诊断、鉴别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