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网络社会的发展使得多元的圈层空间成为各种意识形态交流、碰撞的前沿阵地。在纷杂的圈层现象中,圈层信息同质性、身份多元性、社交自主性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趋于私密化、生态趋于复杂化、传播趋于开放化。与此同时,定制化的圈层文化内容、多元化的圈层主体形态、组织化的圈层交往方式,正日益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说服力、离散理论解释力、阻隔价值凝聚力。为此,需要批判利用圈层文化、主动对话圈层主体、规范管理圈层交往,以此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抵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进而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