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海之后:丘逢甲诗中的台湾印记与沧海苍生情

作者:廖美玉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47(02): 1-17.
DOI:10.14182/j.cnki.j.anu.2019.02.001

摘要

丘逢甲生长台湾,中进士即辞官返台主讲书院,反对清廷弃台而首倡台湾民主国,抗日不成内渡而欲行民主于中国。从"书生报国:几次渡海与去住两难的苦心孤诣"探讨丘逢甲几次渡海的心事与去住两难的纷纭;以"念兹在兹:台湾印记与太平蓝图的绘制"阐述台湾印记的形塑及以台湾为蓝图的太平图景;以"挺身而出:极目沧海与胸怀苍生情"说明丘逢甲从海洋变局映现的沧海雄心与苍生情;从"渡海视域:东周遗老与跨海诗情"论述丘逢甲的东周遗老观与尊孔设学,着力以诗建立的跨海连结。丘逢甲身处清末民初的易代之际,几次渡海,一生志向,全在天下苍生与文化传承,而"诗"更成了斯文在兹且绵延不绝的明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