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阅读是语文课程活动中的"重头戏",自古享有"半壁江山"之誉。从阅读资源来说,大体分为"文本阅读""生活阅读"和"信息阅读"几种类型。而文本阅读又可分为"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两大阅读方式。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与"连续性文本"相对而言,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出来的。其基本特点是直观简明、生动形象,概括性强,且易于比较,信息量较大,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明显。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活动,不仅有利于切实体现"工具性"特点,如语言文字学习、小学生想象力培养等,同样也是开展"人文性"教育的别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