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10—2017-10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20例腰椎管狭窄症。术前通过3D打印模型分析腰椎管狭窄的部位及硬膜和神经根受压情况,术中在经皮椎间孔镜下按术前规划具体实施减压。结果 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8~18)个月。术后患者腰腿痛症状明显缓解,术后3 d疼痛VAS评分为(1.2±0.3)分,较术前(8.3±1.2)分明显降低;术后3 d的ODI指数为(18.3±5.7)%,较术前(30.3±10.7)%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Nakai标准评定:优13例,良4例,可2例,差1例。结论采用3D打印技术构建腰椎管狭窄症个体化模型,术前可以直观、立体、精准分析腰椎管狭窄的部位及范围,有利于提高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

  • 单位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