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二价金属离子Cu2+在很多工矿企业周围水源及土壤中存量超标,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传统的药剂及生物处理容易产生二次污染。黄腐酸由性质相似分子团簇构成,具有水溶性好、络合作用强及化学活性高的特点,对环境中Cu2+分布、迁移和生物利用度可以实现高效控制与环保处理,是近年科学研究热点。现代多光谱表征分析有助于揭示黄腐酸与金属离子作用过程构效关系变化、环境效应及重金属离子迁移行为规律,对黄腐酸与Cu2+络合过程特点及作用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综述了近年来黄腐酸与Cu2+络合作用相关基础理论研究,通过红外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及差分光谱等方法对黄腐酸与Cu2+络合前后表征对比分析和学科交叉协同研究,探讨了pH、离子浓度以及黄腐酸组分构成差异等对络合过程的影响,揭示了黄腐酸与Cu2+络合作用位点的结构特性及作用规律,羧基与酚羟基等含氧酸性官能团是Cu2+与黄腐酸络合的主要位点,羧基型位点络合Cu2+作用显著,酚羟基型位点有助于增加Cu2+络合物稳定性,含氮官能团也在络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pH值的变化将改变黄腐酸活性位点对Cu2+的亲和力,原因主要与活性位点上Cu2+与H+之间的离子交换以及黄腐酸的静电吸引力有关;不同结构特征的黄腐酸对Cu2+络合效果主要体现在具有不同数量的酚羟基、羧基以及含氮官能团活性位点;溶液中共存Fe3+, Mg2+和Al3+等离子会与Cu2+在黄腐酸的活性结合位点上产生显著络合竞争;同时溶液环境中K+和Na+等非强吸附作用离子浓度增加,使得溶液中大量正电荷离子就近进入黄腐酸的电子层而增强电荷屏蔽效应,进而也抑制Cu2+与黄腐酸络合。总结并展望了黄腐酸相关学科技术理论在现代农业、生态修复及环境治理等领域科学应用共存的问题及挑战。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