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与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从2006年建立的某钢铁厂噪声作业工人研究队列中, 选择职业性噪声暴露听力损失病例为病例组, 职业性噪声暴露听力正常人群为对照组。共纳入60例调查对象, 其中病例组和对照组各30例。应用850K全基因组DNA甲基化芯片技术检测甲基化水平, 采用R包champ进行差异甲基化位点(DMP)的显著性检验, 采用R包champ的Bumphunter算法, 进行差异甲基化区域(DMR)分析。采用clusterProfiler对基因列表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年龄、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高血压情况、体育锻炼和累积噪声暴露量方面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DMP和DMR分析结果显示, 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检测了713875个位点, 差异显著的甲基化位点439个, 占比0.06%;检测了650个区域, 差异显著的甲基化区域72个, 占比11.08%。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病例组在中枢神经系统投射神经元轴突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发育、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轴索发生和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分化4个通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病例组和对照组在鞘脂代谢、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通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的发生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投射神经元轴突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发育、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轴索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分化、鞘脂代谢、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等通路相关的基因表达调控或代谢有关的基因甲基化状态有关。
-
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舞钢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