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尾闾湖作为干旱区内陆河下游绿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功能。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内陆河尾闾湖不断萎缩,湖区周围生态环境一度恶化,已严重威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探究干旱区尾闾湖泊水域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特玛湖地区为例,选取1986—2019年间9期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提取并分析了台特玛湖地区水域面积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34 a间研究区水域面积共增加了163.93 km2,21世纪前水域零星分布在车尔臣河下游河道附近,进入21世纪以来主要分布在台特玛湖附近;研究区水域重心迁移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末的快速向西转移、20世纪90年代期间的缓慢向东移动、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的大幅度迅速东移和21世纪以来的波动向东移动4个过程;以塔里木河下游输水为界,输水前台特玛湖地区水域面积主要受区域自然因素综合作用,其中降水为主要驱动因素(r2=0.825),输水后,人为干预的输水过程是影响研究区水域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r2=0.977)。随着不断向下游输水,台特玛湖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恢复。为防止湖水丰盈,向东溢入罗布泊,有必要探究台特玛湖最大载水量,以期合理控制输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