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left thoracic small incision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MIDCAB)及分站式杂交手术(hybrid surgery, HCR)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20年1~6月收治的4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将其分为MIDCAB组和HCR组,其中MIDCAB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左前降支病变,给予MIDCAB治疗(n=21);HCR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包括左前降支的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给予MIDCAB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相结合的HCR治疗(n=19)。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病死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围术期心肌梗死、脑卒中、肾衰竭)、各项手术指标(外科手术时间、监护室时间、处理冠状动脉支数、术后24h引流量、红细胞使用量、机械通气时间)、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丙二醛(serum malondialdehyde, MDA)、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CK-MB)、心肌肌钙蛋白T(myocardial troponinT,cTnT)]水平变化、血流动力学[心排出量(cardiac output, CO)、左心室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flow transmissison, FPV)、每搏输出量(stroke output, SV)]水平变化;术后进行随访,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因心血管死亡的联合终点事件、再发心肌缺血、需要再次接受CABG/PCI者)。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术期无死亡且无心肌梗死、脑卒中、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HCR组患者外科手术时间明显短于MIDC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住监护室时间、处理冠状动脉支数、术后24h引流量、红细胞使用量、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天两组患者血清MDA、CK-MB、cTnT水平均升高,但HCR组明显低于MIDC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天两组患者血清CO、FPV、SV水平均升高,且HCR组明显高于MIDC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DCAB和PCI联合治疗的分站式HCR技术创伤小,安全性高,且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