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汉字的美学创辟,在于汉字图象营造的通感。这种通感,在被充分形式化后,成为固定符号,通向了普遍的共通感。汉字图象最初与先验直观相关,得自对天文、地文和人文的感悟,这种感悟一方面极其抽象,另一方面,却又保留了感性特征。汉字的传达媒介,始终与图象相关,由此而凝聚人的全面丰富感性。在中国文化中,图文混排的形式,提示着汉字图象具有叙事优长,正是在叙事中,通感经由情境化而充分实现。比较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本,可以看出汉字的叙事较之单纯图像叙事更具超越性,因为汉字叙事本身就是更高级的图象叙事。日常读写时,常常被遮蔽的汉字通感,已成为汉字文化圈的默会知识和集体无意识,但是却会在认字、识字的追忆中,在对"字眼"的留意中,释放其美学魅力。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