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川崎病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伤(CAL)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81例在治疗后1个月内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时确诊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患儿作为CAL组,其余271例未确诊为冠状动脉损伤的患儿作为NCAL组。采集患儿年龄、性别等相关参数,分析川崎病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伤的高危因素。结果本院2015~2019年收治川崎病患儿352例,其中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为23.0%(81/352), 2017年开始较2015~2016年显著下降,且2017~2019年逐年下降。两组性别、年龄、发热持续时间、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开始使用时间、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69、7.819、6.825、5.933、5.629、5.837、5.060,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男性)、年龄(≤2岁)、IVIG开始使用时间(>10 d)、红细胞沉降率(>100 mm/h)是川崎病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性别(男性)、年龄(≤2岁)、IVIG开始使用时间(>10 d)、红细胞沉降率(>100 mm/h)是川崎病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伤的高危因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