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后囊肿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9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58例行腹腔镜直肠后囊肿切除术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例, 女53例;中位年龄为38岁, 年龄范围为15~70岁。58例病人常规行腹腔镜直肠后囊肿切除术, 根据病人情况选择是否行联合经骶尾部入路手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方式进行随访, 术后1年内每6个月随访1次, 1年后每12个月随访1次, 复查CT或MRI评估囊肿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8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 (1)手术情况:58例病人中, 54例行腹腔镜直肠后囊肿切除术, 4例行腹腔镜联合经骶尾部后入路直肠后囊肿切除术。58例病人中, 1例囊肿巨大并包绕直肠, 术中分离直肠后壁造成破损, 修补后行横结肠造口转流术;2例因囊肿与直肠粘连紧密, 分离后不排除直肠壁热损伤, 行预防性横结肠造口术。54例行腹腔镜直肠后囊肿切除术病人手术时间为(123±56)min, 术中出血量为20 mL(5~500 mL);4例行腹腔镜联合经骶尾部后入路直肠后囊肿切除术病人手术时间为(232±38)min, 术中出血量为90 mL(30~800 mL)。(2)术后情况:58例病人中, 7例发生术后并发症, 其中2例为术后直肠瘘, 行横结肠造口转流, 再次盆腔引流后愈合;2例为术后尿路感染, 予以抗感染治疗后缓解;2例为拔除尿管后发生尿潴留, 尿管留置3周后门诊拔除尿管, 恢复良好;1例为骶尾部切口愈合不良, 换药后愈合。58例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为(7±4)d。(3)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情况:58例病人中, 表皮样囊肿26例, 畸胎瘤20例(其中2例为成熟畸胎瘤伴黏液腺癌、1例为成熟畸胎瘤伴神经内分泌癌), 皮样囊肿10例, 尾肠囊肿2例。(4)随访情况:58例病人中, 57例获得随访, 中位随访时间为51个月, 随访时间范围为2~85个月。57例获得随访病人中, 1例术后8个月发现臀部皮下囊肿, 行局部切除术;1例术后6个月盆腔MRI检查结果示骶前小囊肿复发, 无明显增大, 予继续观察随访;余55例病人无囊肿复发。结论腹腔镜直肠后囊肿切除术安全、可行。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