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早产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最佳置入长度与体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浙江萧山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行PICC置管的150例早产儿临床资料,患儿置管24 h内均经胸片拍摄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测量胸片上PICC导管最佳置入长度,并获取置管当日体重数据,对患儿PICC置管情况及置管静脉分布进行描述,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不同置管静脉最佳置入长度与体重的相关性。结果 150例早产儿中,有89例(59.33%)PICC置管导管尖端达到最佳位置,28例(18.67%)导管置入过深,12例(8.00%)导管置入过浅,21例(14.00%)导管路径异常;其中贵要静脉最佳位置到位率最高(66.22%),贵要静脉置入过深发生率也最高(22.97%),大隐静脉置入过浅发生率最高(20.00%),头静脉路径异常发生率最高(32.00%);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早产儿PICC不同置管静脉导管最佳置入长度和体重均呈正相关(均P<0.05);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儿PICC不同置管静脉最佳置入长度与体重均有一定线性关系(均P<0.05)。结论早产儿PICC导管异位发生率较高,且在不同置管静脉中异位情况分布有一定差异,临床应结合早产儿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置管静脉;早产儿PICC导管最佳置入长度与体重相关,可以用来指导PICC置管,但具体回归方程有待临床进一步校验。
-
单位浙江萧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