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近视眼角膜前后表面形态学的变化。方法收集170例(320只眼)近视眼患者,按近视等效球镜分为三组:低度组86只眼,-1.5D-3.00D,平均-(2.38±0.53)D;中度组100只眼,-3.38D-6.00D,平均-(4.77±0.80)D;高度组134只眼,-6.25D-14.38D,平均-(7.95±1.64)D。使用Pentacam(德国,0CULUS公司)检测,获取角膜前、后表面屈光力。A超测量角膜中央厚度和眼轴长度。所得数据应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度、中度和高度组角膜前表面屈光度分别为(43.33±1.25)D,(43.90±1.58)D,(44.23±1.43)D;三组角膜后表面屈光度分别为-(6.32±0.21)D,-(6.37±0.23)D,-(6.37±0.23)D。三组之间角膜前后表面屈光度差异无显著性,角膜前表面屈光度与等效球镜有较弱负相关性,而角膜后表面屈光度没有相关性。三组平均角膜厚度分别为(551.6±23.3)μm,(537.0±34.5)μm,(541.2±28.4)μm,差异无显著性。角膜前表面屈光度与眼轴长度有较弱的负相关性,角膜后表面屈光度与眼轴长度有较弱正相关性。结论近视程度对角膜前后表面屈光力没有明显的影响,说明角膜屈光力的改变不是近视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个主要因素。角膜厚度对角膜前、后表面形态没有影响。随着眼轴的增长角膜前表面相对变平,后表面有前凸趋势。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