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光动力治疗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式,具有微创、毒副作用小、可重复治疗等优点。光敏剂是光动力治疗的关键因素之一,萘酞菁作为第二代光敏剂,扩展的π-共轭体系使其在750~900 nm具有强吸收,该近红外光有较深的组织穿透性,且能量足够激发光敏剂,也能避免可见光区吸收带来的皮肤光毒性。但萘酞菁具有较强的聚集倾向,影响其光化学性质及光动力疗效。综述了通过合成萘酞菁衍生物和纳米载体包封来改善其光学性质或增强光动力疗效的进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