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三种骨移植物材料填充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92例均行开放复位,钢板螺钉固定,其中,31例采用自体髂骨,34例采用异体骨,27例采用人工骨填充复位后的骨缺损。对比三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随访结果及影像学指标。[结果]自体骨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高于异体骨组、人工骨组(P<0.05),但异体骨组和人工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骨组主要并发症为供区疼痛不适(19.35%),异体骨组主要为伤口渗液(14.71%)和排斥反应(11.76%),人工骨组仅1例伤口渗液。三组患者随访12~24个月,三组患者在下地活动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三组患者HSS评分和膝关节ROM均显著增加(P<0.05),但是,相应时间点三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三组患者间术后Rasmussen评分和TPA、PT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关节面塌陷>1.5 mm分别为自体骨组12.90%、异体骨组14.71%和人工骨组3.70%,人工骨组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不同骨修复材料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疗效,但仿生人工骨修复材料使用方便,无免疫排斥反应。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