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克思经济哲学语境中的文化理论,可以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战略学建构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总框架是物质生产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在此框架下有关文化的两个分框架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框架和"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框架。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出的剩余产品(剩余价值、自由时间),乃是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创造这种物质条件的物质生产体现了"物的生产性",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创造则体现了"人的生产性"。"生产性"与"意识形态"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战略学的两大柱石,其中,"生产性"理论对于探讨在当代社会和产业转型中作为符号经济的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之间、文化的产业化...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