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新型负压组合式输尿管镜(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型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接受硕通镜联合软镜手术治疗的复杂型肾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结石特征(大小、CT值、结石成分、结石位置等)、手术及碎石时间、结石清除率(SFR)、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主要的指标为术后1个月的SFR, 次要指标为围手术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比较不同类型结石患者间的术前和术后资料的差异。结果共收集347例患者的资料, 其中男220例, 女127例;年龄M(Q1, Q3)为 51(42, 58)岁;其中94例为多发性肾结石, 253例为鹿角形肾结石。所有患者的总手术时间和碎石时间M(Q1, Q3)分别为 87(55, 115)和 59(27, 75)min。术后1个月总SFR 为 81.3%, 多发性肾结石和鹿角形肾结石组的 SFR 分别为83.8%和 74.5%(P=0.048)。共80 例(23.1%)发生并发症, 根据Clavien-Dindo分级, 79 例(22.8%)为1~2级(轻微), 1例(0.3%)为3~4级(严重)。多发肾结石组中, 完全清石组与未完全清石组相比, 结石较小[15.5(12.0, 21.0)比 22.0(17.5, 28.1)mm, P<0.001], CT值较低[920.0(658.0, 1 172.5)比1 125.0(944.9, 1 247.5), P=0.022];并发症组比无并发症组手术时间更长[60.0(38.5, 90.0)比75.0(51.3, 110.0)min, P=0.022]。结石≤20 mm组与>20 mm组相比, SFR更高(91.8% 比 67.5%, P<0.001), 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鹿角形组中, 完全清石组与未完全清石组相比, 结石较小[35.0(25.8, 45.3)比 53.5(39.3, 67.5)mm, P<0.001]。并发症组比无并发症组结石更大[43.5(34.8, 56.5)比36.0(27.0, 50.0)mm, P=0.007], 结石≤40 mm组与>40 mm组相比, SFR更高(87.5%比55.3%, P<0.001), 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10.7%比31.6%, P=0.012)。结论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型肾结石是有效且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