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冠脉)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及对血清内凝集蛋白-1(ITLN-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PCI的100例AMI患者进行研究,根据PCI术后冠脉血流再通情况分为无复流组、正常血流组,比较无复流组和正常血流组血清ITLN-1、sICAM-1水平,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冠脉无复流的危险因素。结果 100例患者中,18例患者PCI术后出现无复流,发生率为18.00%;单因素分析显示,无复流组与正常血流组的年龄、吸烟、病变血管支数、Killip分级、症状出现至PCI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组血清ITLN-1水平为(121.33±26.67)ng/ml,明显低于正常血流组的(299.53±34.58)ng/ml,sICAM-1水平为(579.03±56.22)ng/L,明显高于正常血流组的(338.23±42.9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病变血管支数、Killip分级、症状出现至PCI时间、sICAM-1均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冠脉无复流的危险因素,血清ITLN-1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冠脉无复流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年龄、吸烟、病变血管支数、Killip分级、症状出现至PCI时间、血清ITLN-1、sICAM-1,应密切关注。

  • 单位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