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确定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理想的血糖控制范围和方法。方法住院行先心病矫治术后、年龄≤6个月的小婴儿82例。将82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大组:胰岛素控制血糖组(A组)及非胰岛素控制血糖组(B组),每组随机分成三小组(A1、A2、A3和B1、B2、B3)。A组患儿进行胰岛素控制血糖策略,B组患儿采用非胰岛素控制血糖策略,使每组达目标血糖值。术后72小时抽股静脉血查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乳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并统计术后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A2组和B2组患儿的股静脉血WBC、CRP、乳酸、ALT、Cr水平均低于同大组内其他两小组,A2组与A3组、B2组与B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各项血液检测指标与B2组比较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与A1、A3组,B2组与B1、B3组比较,ICU停留时间更短,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其中,A2组ICU停留时间与A3组和B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过高的血糖可增加肺部感染率,但过于积极的控制血糖并不能改善患者的疗效,反而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
-
单位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