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植物源性生物活性化合物玫瑰树碱对胰腺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为开发治疗胰腺癌的潜在天然抗癌药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评估玫瑰树碱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镜下观察焦亡相关细胞形态学特征,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的变化,研究玫瑰树碱的作用机制。Western blotting检测焦亡和线粒体代谢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焦亡相关蛋白对预后的影响,构建预后模型,分析焦亡相关基因与T细胞免疫招募的相关性。结果 玫瑰树碱能抑制PANC-1细胞的存活率和转移能力。玫瑰树碱处理后,PANC-1细胞明显涨大、变圆并发生破裂,细胞内ROS含量升高。焦亡相关蛋白caspase 3、caspase 4、gasdermin D和线粒体代谢相关蛋白TMEM70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上调。纳入IL-6、AIM2、NLRP1、caspase 4、IL-18、caspase 3基因表达的数据,并结合肿瘤的T、N分期建立胰腺癌生存预后模型。进一步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胰腺癌焦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现IL-6、AIM2、NRLP1可能参与T细胞招募。结论 玫瑰树碱能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能力,使其产生焦亡后的形态学特征。同时,玫瑰树碱能够诱导PANC-1细胞发生焦亡,并可能引起炎症和免疫反应,从而增强其抗肿瘤效应。此外,玫瑰树碱可能通过干扰线粒体代谢、上调ROS、诱导焦亡,发挥对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可能提高其对化疗和免疫治疗等方法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