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确定在肺部病变常规18F-脱氧葡萄糖(FDG)飞行时间(TOF)PET/CT全身显像中进行呼吸门控采集的可行性,并明确呼吸门控采集对减少图像融合误差、降低图像模糊程度和提高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的效果。方法对因肺部病变行FDG PET/CT显像的患者行前瞻性研究,比较呼吸门控采集和无呼吸门控采集条件下的图像融合误差、PET图像上病灶的体积(Vp)和SUVmax的变化。呼吸门控采集时,比较上中叶(UML)和下叶(LL)病灶的显像差别,分析3个参数(图像融合误差变化百分数、Vp变化百分数和病灶大小)与SUVmax变化百分数间的关系。结果共60例[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68±12)岁]患者被纳入该研究,病灶平均大小为(2.5±1.7)cm。58例患者成功进行了呼吸门控采集,总显像时间平均为(20.9±1.9)min,其中8例患者的数据因存在问题而未做分析,余50例患者的数据均进行了分析。呼吸门控采集使图像融合误差降低了21.4%(P<0.001),Vp降低了14.2%(P<0.001),SUVmax升高了14.8%(P<0.001)。呼吸门控采集时LL病灶的图像融合、Vp、SUVmax的改变比UML病灶的改变大。SUVmax升高与Vp变化的相关性(r=0.57)强于SUVmax升高与图像融合变化的相关性(r=0.35)。病灶大小与SUVmax升高间的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r=-0.20)。结论呼吸门控采集在常规TOF PET/CT全身显像时可行,其能减少图像融合误差、降低图像模糊程度,并能提高主要位于LL的肺部病灶的SUVmax。
-
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