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共有产权制度的引入,意在充分利用政府与市场的各自优势,进而有效地解决处于政府与市场边缘地段的"夹心层"住房问题。通过总结北京已售共有产权住房项目市场表现与问题,并与上海、淮安等地的共有产权住房实践进行制度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北京市首次不设收入门槛,将共有产权住房应用于超大城市普通购房人群,对于探索建立多主体供应的住房制度具有特殊意义。在制度设计方面,北京市共有产权房也存在机械运用封闭运行条款、制度设计较复杂、购房者实际支付与所占份额的不对等问题,不利于市场机制的有效利用。对此,可采取取消封闭运行、进一步简化制度、缩短上市时间等针对性措施。
-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