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近年来人工关节置换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外科治疗上取得很好的疗效。由于存在骨质疏松,术后内植物松动下沉、假体周围骨折等情况也成为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除手术治疗外,还需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以降低再发骨折或内植物松动的风险。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4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患者,均为女性,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治疗组22例术后使用唑来膦酸(每年1次,共输注3次),并规律口服骨化三醇及钙尔奇D抗骨质疏松治疗;对照组24例术后未使用唑来膦酸,仅以骨化三醇及钙尔奇D规律口服抗骨质疏松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6,12,24个月行骨密度检测和骨代谢标志物测定,骨形成标志物选取血清骨钙素,骨吸收标志物选取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骨密度检测使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骨代谢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与结论:(1)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治疗1年后治疗组的骨密度优于对照组(P <0.05);(2)骨形成标志物(骨钙素)水平伤后一过性升高,治疗组6个月后开始逐渐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对照组6个月后维持在一定水平;在6个月后两组之间的差异即有显著性意义(P <0.05);(3)骨吸收标志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伤后出现升高,治疗组治疗后逐渐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后下降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两组之间的差异在治疗后12,24个月出现显著性意义(P <0.05);(4)提示唑来膦酸可进一步辅助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后抗骨质疏松治疗,在骨密度的提升、促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
-
单位广元市中心医院;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