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m对心房颤动患者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维维; 张晓红; 王静芳; 高次子; 张金
来源:临床急诊杂志, 2018, 19(02): 93-96.
DOI:10.13201/j.issn.1009-5918.2018.02.005

摘要

目的:研究预测心房颤动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新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心房颤动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同期入选的30例无缺血性脑卒中的心房颤动患者作对照(对照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在急性期内完善头颅MRI检查。所有患者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其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E及二尖瓣环侧壁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m,计算E/Em值。记录患者所有临床资料,分析心房颤动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研究E/Em对心房颤动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Em预测心房颤动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研究组患者年龄较大,女性比例较高,合并高血压病者较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资料对比,研究组患者Em值较低,E/Em比值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组患者中,E/Em比值越高,新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比例越高;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E/Em比值是AF患者新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E/Em截断值取11.5时,预测AF患者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40(95%CI为0.6450.835,P<0.0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5%、81.7%。结论:E/Em对预测心房颤动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