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其中蕴含的叶绿体基因组是植物三大基因组之一,因其通常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进化速率适中、单亲遗传、少重组干扰、多拷贝和易操作等特点,已经成为研究植物系统进化的主要分子工具之一。蒺藜科是广布的强耐旱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等干旱地区,除某些物种具有药用、饲用价值外,蒺藜科植物对维持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具有重要的生态学价值。近年来,围绕蒺藜科分类和系统进化问题的研究,因基于不同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存在争议。本研究选取NCBI数据库现有的蒺藜科3亚科26个物种叶绿体基因组总结分析结构特点。发现不同亚科物种分别存在如rps16、ndh基因家族和clpP内含子丢失等现象,同时发现如rRNAs和3’rps12等基因和片段移位,以及部分物种中存在基因片段倒置及ycf1、ycf2和rps19假基因化等现象;选取66个相关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根据蛋白编码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其结果与被子植物分类系统APG Ⅳ的结论相互印证。本研究旨在利用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进行蒺藜科分子系统学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蒺藜科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进化提供科学依据。
-
单位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