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熟期品种间作对春玉米籽粒灌浆、脱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肖珊珊; 张翼飞*; 杨克军*; 明立伟; 杜嘉瑞; 徐荣琼; 孙逸珊; 李伟庆; 李桂彬; 李泽松; 李佳宇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2): 2294-2310.

摘要

【目的】针对我国高纬度寒冷地区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率普遍偏高,制约机械粒收技术高效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将不同熟期玉米品种按一定比例间作,以期明确不同熟期品种间作对春玉米籽粒灌浆、脱水特性及产量的调控效应。【方法】以生育期长短不同的品种郑单 958(ZD958)、先玉 335(XY335)和益农玉 10(YNY10)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生育期长的品种与生育期短的品种间作,即 ZD958 与 YNY10 间作(Z‖Y)、XY335 与 YNY10 间作(X‖Y)2 个水平;设置 6 种间作幅宽(行数)比例,即 6:6、4:4、2:2、1:1、0:1、1:0,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组合条件下玉米籽粒灌浆、脱水特性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随间作比例的减小,生育期长的品种生理成熟和收获期的籽粒含水率降低,生理成熟前、生理成熟后的籽粒平均脱水速率及总脱水速率呈加快趋势,平均灌浆速率(Gmean)、籽粒最大灌浆速率(Gmax)、灌浆速率达到最大值的粒重(Wmax)逐渐增加,灌浆速率达到最大时需要的天数(Tmax)、籽粒活跃灌浆期(D)逐渐缩短,产量和百粒重增加明显(P<0.05);生育期短的品种则表现为生理成熟和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增加,脱水速率下降,Gmean、Gmax、Wmax不断减小,Tmax、D 略有延长,产量和百粒重有下降趋势但变化未达显著水平。同时,间作复合群体收获期籽粒平均含水率较晚熟品种单作显著降低,其中 Z‖Y-(6:6—1:1)收获期籽粒平均含水率较 ZD958 单作 2 年平均显著降低了 6.44%—7.29%;X‖Y-(6:6—1:1)收获期籽粒平均含水率较 XY335单作显著降低了 4.30%—4.75%。从间作复合群体的籽粒平均产量来看,随间作比例的下降籽粒平均产量有增加趋势,且与生育期短的品种 YNY10 单作相比,Z‖Y-(6:6—1:1)、X‖Y-(6:6—1:1)的籽粒平均产量都有所增加,2 年增幅比例分别达 5.12%—6.49%和 1.87%—2.96%,且以 Z‖Y 处理的增幅明显;而 Z‖Y 和 X‖Y 处理的籽粒平均产量与生育期长的品种单作无显著差异。【结论】密植栽培条件下,不同熟期玉米品种间作显著促进了生育期长的品种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和粒重提高,籽粒活跃灌浆期缩短,以及籽粒总脱水速率加快,有效降低了收获时田间复合群体平均籽粒含水率,实现了玉米籽粒高产稳产与高效脱水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