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膏盐建造会影响成矿流体的氧逸度和成矿流体成分,表现在磁铁矿元素组成会发生变化,从而对铁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因此可以应用磁铁矿元素组成变化进行矿床类型划分和成因的厘定。膏盐建造广泛发育在新疆“帕米尔式”铁矿床和长江中下游宁芜铁矿床中,但膏盐建造的控矿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以新疆“帕米尔式”铁矿床和长江中下游宁芜玢岩铁矿床中的磁铁矿为研究对象,应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测定其元素组成,分析磁铁矿中微量元素种类、含量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而反演两种类型磁铁矿的成矿过程与形成环境,探讨膏盐建造在磁铁矿床形成过程中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宁芜地区磁铁矿主要具有高Ti(平均含量16401μg/g)、V(平均含量2256μg/g)特征,说明其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2)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磁铁矿床中的磁铁矿中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HFSE)含量明显偏低,结合磁铁矿类型判别图将该地区磁铁矿床主要划分为两种成因类型,即与海相火山活动相关的岩浆热液型磁铁矿特征和热液交代矽卡岩型。分析表明两地区膏盐建造控矿作用明显不同:在塔什库尔干地区磁铁矿床形成过程中改变了氧逸度,而在宁芜地区玢岩铁矿形成过程中,为成矿提供了重要成矿物质来源。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