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食用菌多糖的基本结构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向瑞琪; 谢锋*; 谭红; 李占彬; 孙晓红
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2022, 43(14): 69-76.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1100170

摘要

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香菇、黑木耳和红托竹荪的边角废料菌托中的多糖,并用Sevag试剂和透析法分离纯化,得到三种食用菌多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HPGPC)、红外光谱法(infrared spectroscopy,IR)、核磁共振波谱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和刚果红实验分析三种食用菌多糖的分子量、官能团、糖苷键和三螺旋结构。将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1,1-diphenyl-2-trinitrophenylhydrazine free radical,DPPH·)和羟基自由基(Hydroxyl free radicals,OH·)的能力及Fe3+总还原力来判断三种食用菌多糖抗氧化能力,比较分析三种食用菌的基本结构和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制备的三种食用菌多糖都具有较好的均一性,分子量分布在万级和百万级。三种食用菌多糖含有相似的官能团,是既具有α构型又具有β构型的酸性多糖,且均具有三螺旋结构。此外,三种食用菌多糖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红托竹荪菌托多糖在1.0 mg/m L浓度时对DPPH和在3.0 mg/m L浓度时对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优于香菇和黑木耳多糖,高达66.86%和35.69%,对DPPH和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IC50值分别为0.010和0.195 mg/m L。综上,三种食用菌多糖的基本结构无显著性差异,但抗氧化活性差异较大,为工业化生产利用红托竹荪边角废料提取食用菌多糖奠定基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