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脑小血管病(CSVD)的脑血流特点构建和评估不完全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以期为CSVD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提供理想的大鼠实验模型。方法:将12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轻损伤模型组(minor组)和重损伤模型组(serious组),每组42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开放循环操作的方法,构建大鼠不完全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评估脑血流实时变化;于造模后2、24和72 h,评估造模动物存活率和动物行为学(平衡木实验,BBT)评分;于造模2、24和72 h取材,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不同脑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并运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模型大鼠血浆和脑皮质区差异代谢物,评估模型损伤程度。结果:(1)与sham组比较,minor组和serious组大鼠总存活率平均值分别为83.2%和73.7%(P<0.05);(2)残存脑血流量平均值分别为56.3%和40.9%;(3)神经功能检查显示,与sham组比较,minor组和serious组造模后2、24和72 h的BBT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4)HE染色镜下可见广泛脑皮质(M1区和RSA区最为明显)、腹内测下丘脑腹外侧部(VMHvl)和海马C2区神经细胞形态发生不同程度改变。(5)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显示,sham组和serious组大鼠血浆差异性代谢物总数45个,上调代谢物总数33个,下调代谢物总数12个;脑皮质RSA区差异性代谢物总数19个,上调代谢物总数6个,下调代谢物总数13个,提示造模导致了大鼠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紊乱。结论: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开放循环造模方法可导致大鼠脑皮质、VMHvl和海马C2区散在性广泛损伤,其损伤机制可能与代谢紊乱、氧化应激损伤等有关。该模型为研究CSVD反复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了新的大鼠实验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