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左、右半结肠黏液腺癌CT表现和位置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68例经病理确诊的结直肠黏液腺癌患者临床和CT资料,按病灶部位分为左、右半结肠黏液腺癌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年龄、性别、病变肠壁长度及厚度、肠壁增厚形式、平扫CT值、增强CT值、强化程度、增强后低密度区比例、肠周浸润程度、肠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差异。结果左、右半结肠黏液腺癌两组在病变肠壁长度及厚度(t=5.066、3.903,P<0.05)、肠壁增厚形式(χ2=15.398,P<0.05)、肠周浸润程度(χ2=9.954,P=0.007)、强化程度(χ2=9.641,P=0.008)、增强后低密度区比例(χ2=12.946,P=0.002)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平均发病年龄、平扫CT值、增强CT值、性别比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9、0.0108、1.494,χ2=0.148、0.391、0.910,P>0.05)。结论左、右半结肠黏液腺癌的CT表现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相对左半结肠黏液腺癌,右半结肠黏液腺癌病变肠壁范围更广、厚度更大、肠周浸润程度更重,CT增强后强化程度较低且低密度区比例更高。
-
单位云南省肿瘤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