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历史悠久的中国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劳动智慧的结晶,至今焕发着勃勃生机。从古代一项贯穿南北的水利工程,到如今作为传承运河文化的文化标识,大运河实现了从注重实用功能的历史价值,到侧重文旅功能的社会价值的转变。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地理、景观、文化的综合体,是运河文化精神的文化符号。在此意义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与规划,是由宏观、中观及微观三方共同参与的。从宏观视角看,需要明晰生产目标,有策略地选择相应的资源;从中观视角看,需要发掘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价值引导作用,以及地域文化价值;从微观视角看,注重参与方的不同目标和规约,尤其关注他们的需求对公园的文化景观生产和地区整体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