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PBC)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及其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 收集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TN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手术组(n=150)和保守组(n=50), 其中手术组采取PBC治疗, 保守组采取药物保守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包括总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VAS)、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心理卫生)。对PBC治疗的患者随访4年, 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23)和未复发组(n=127)。记录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指标, 包括空腹血糖、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TN患者术后复发有关的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 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术后复发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并评价其预测效能, 通过X-tile软件将模型分层, 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手术组的总有效率、治疗后VAS分别为94.00%、(2.14±0.57)分, 保守组分别为78.00%、(3.87±1.16)分, 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中的躯体功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心理卫生评分分别为(89.75±4.67)、(90.36±5.68)、(87.68±4.16)、(88.79±5.09)分;保守组分别为(82.54±4.03)、(84.67±4.28)、(81.45±4.09)、(80.69±4.89)分, 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例PBC治疗的患者中23例(15.33%)复发。多因素分析显示, 高血压(OR=2.537, 95%CI:1.069~6.019)、糖尿病(OR=5.179, 95%CI:1.492~17.970)、高血脂症(OR=2.447, 95%CI:1.227~4.883)、CRP≥6.62 mg/L(OR=6.386, 95%CI:1.738~9.854)、IL-6≥19.55 ng/L(OR=8.028, 95%CI:1.279~12.214)、降钙素原≥1.13 ng/mL(OR=7.615, 95%CI:5.020~14.559)、TNF-α≥4.56 ng/L(OR=6.226, 95%CI:4.950~13.337)是影响PBC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7个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 决策曲线显示阈值概率在0.01~0.91时, 净获益率>0。应用X-tile软件将该模型根据Logistic风险得分分为低(>21.6分)、中(13.8~21.6分)、高(<13.8分)3个风险水平, PBC术后复发概率分别为10.87%、20.74%和64.04%, 高风险组PBC术后复发概率明显高于中风险组和低风险组(χ2=5.136, P=0.015)。结论 PBC治疗TN患者具有总有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见效快等优势, 构建TN患者PBC术后复发的风险预测模型可为临床上加快患者康复提供参考。

  • 单位
    河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