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语言运用上独具一格,突出特征是运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使用了大量的口语。施咸荣和孙仲旭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文译本,基于翻译目的语言的词汇空缺、文化空缺以及源语言方言和俚语的特点,采用了同化和异化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其中异化翻译策略使用频率更高,但两个中文译本对同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使用不尽相同。通过比较和分析两个中文译本对同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选择,探索可以更好地传达作品独特的语言特点、写作风格及文化色彩的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