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 近年来,血管缝合器在国内逐步应用于临床并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血管缝合器在血管外科经常使用,但心脏外科医生往往习惯于选择外科切开,使用血管缝合器的经验并未见太多报道。目的 探讨血管缝合器在心血管介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2019年6月-2020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病中心进行心血管介入手术的122例患者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血管缝合组(60例)和外科切开组(62例)。比较两组在技术成功率、入路建立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费用和并发症方面的情况。结果 所有122例次心血管介入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93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24例,经皮主动脉瓣置换5例。使用血管缝合器144把,共缝合72根动脉。外科切开74根动脉。血管缝合组成功率98.33%(59/60),外科切开组成功率100%。血管缝合组在入路建立时间[(15.2±2.0) min vs (30.2±4.9) min]、术后卧床时间[(22.5±15.5) h vs (45.2±22.3) h]、术后住院时间[5(2) d vs 7(2.3) d]和术中出血量[(103.3±53.2) mL vs (246.3±69.0) mL]方面明显优于外科切开组(P<0.001)。血管缝合组与外科切开组花费相当[(12.3±2.3)万元vs (12.8±2.5)万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缝合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外科切开组(0 vs9.6%,P=0.028)。结论 在心血管介入手术中应用血管缝合器安全有效,能减少入路建立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切口并发症的发生。严格把握适应证,术前评估到位,一定时间的训练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