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早在16世纪,旅经闽粤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人曾记下观看中国戏曲表演的经历。现有研究主要基于相关著述的英译本展开,因此有必要重新考证相关著述的原始版本,探究作者指称中国戏曲时所用的词语及其意涵,从而明了近代西人对中国戏曲的最初认知。综合考察中西历史语言文化背景,彼时西人对所见戏曲表演的指称,逻辑上有一定合理性,实质却按相似性原则,将中国戏曲归入西方戏剧的语言文化秩序,因而并未突破其先在认知框架。意识到这一跨文化交流中的深层语言文化问题,对今后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国戏曲文化走出去,以及对世界文化多样性作出贡献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