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差异,以指导心脑血管疾病的同防同治。方法连续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首次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和首次发病的急性缺血性冠心病患者资料。研究项目包括基线资料[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血压水平(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脂血症、脑血管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脑梗死的TOAST分型。比较两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和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载脂蛋白A1、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脑血管病组均明显增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压、糖代谢指标均为危险影响因素(P <0. 05),该两指标的水平在脑血管病组中明显增高。结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大体相同,但存在差别。在控制好血脂的基础上,对于脑血管病更为严格的血压和血糖管理十分必要。
-
单位神经内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