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双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分叉病变的近远期临床疗效

作者:陈纪林; 高润霖; 杨跃进; 乔树宾; 秦学文; 姚民; 徐波; 刘海波; 吴永健; 袁晋青; 陈珏; 尤士杰; 戴军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 34(12): 1089-1092.
DOI:10.3760/j:issn:0253-3758.2006.12.008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双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分支开口有严重狭窄且分支口径≥2.50mm的分叉病变患者为本研究的入选对象。2003年10月至2005年6月共入选应用双DES治疗分叉病变的患者112例,113处病变。分叉病变的类型为前降支/对角支62例(54.9%),左冠状动脉主干分叉病变32例(28.3%),回旋支/钝缘支18例(15.9%),右冠状动脉远端分叉病变1例。113处分叉病变中采用Crush技术64处,“T”型支架置入27处;改良“Y”型支架置入11处;对吻支架置入5处;“V”型支架置入和Culotte技术置入各3处。结果入选112例患者113处分叉病变中(226处病变)使用Cypher或CypherselectDES91个,TAXUSDES74个,FirebirdDES67个。64处分叉病变采用Crush技术置入双支架后60处(93.7%)完成了最后的对吻球囊扩张技术。手术成功率为100%。住院期间1例发生亚急性血栓致急性心肌梗死(AMI),再次介入治疗成功。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MACE,包括死亡、AMI、再次血管重建)为0.89%(1/112)。112例均完成了9个月的临床随访,无死亡发生,1例发生AMI由晚期血栓形成所致。48例完成了9个月的冠状动脉造影随访(42.9%),8例发生了支架内再狭窄,其中1例进行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例再次行介入治疗,总再狭窄发生率为16.7%(8/48)。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为8.04%(9/112)。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分支口径≥2.5mm且口部有严重狭窄性病变的分叉病变,采用双DES治疗是安全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是满意的。与CypherDES相比较,TAXUSDES的再狭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

  • 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