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的表达,及腺苷含量及大鼠痛阈变化的影响,探讨电针镇痛机制。方法 21只雄性SD大鼠采用慢性坐骨神经压缩模型(CCI),取"足三里"及"太冲"穴。设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CCI组)和电针治疗组(EA组)。采用行为学检测大鼠术前、术后第7天和电针治疗后大鼠机械痛敏值和热敏痛阈值变化,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脊髓PAP mRNA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脊髓腺苷含量。结果相比CCI组大鼠,电针组大鼠机械痛敏值和热敏痛阈值明显提高(P <0. 05,P <0. 05)。电针组大鼠脊髓PAP mRNA表达和腺苷含量比CCI组大鼠显著增加(P <0. 05)。与CCI组大鼠相比,电针组大鼠脊髓腺苷含量增加(P <0. 01)。结论电针可提高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机械痛阈值和热敏痛阈值,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脊髓PAP mRNA的表达和腺苷含量发挥作用。

  • 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