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蕴型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就诊于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的脾虚湿蕴型慢性湿疹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除湿胃苓汤、依巴斯汀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埋线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血清IgE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EOS及血清IgE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穴位埋线应用于脾虚湿蕴型慢性湿疹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调节血清IgE水平,改善机体皮损症状。
-
单位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